AI寻药:星药科技新融资,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领投

8月4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药物研发的星药科技(Galixir)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此轮融资由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领投,并且获得包括高榕资本、源码资本、红点中国、DCM、五源资本、BAI资本在内全体老股东的继续跟投。
星药科技称,本轮融资对公司进一步夯实平台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所筹资金将用于持续推进多个药物研发项目管线、扩充人才队伍和深化科研技术优势。公司将与投资方携手探索新药研发前沿,全力打造引领生物医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全球化科技企业。
公司官网介绍,星药科技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使用尖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药物研发的公司。该公司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的前沿算法,结合计算化学、药物化学和生物学的工具及经验,全方位攻克小分子药物早期研发流程中的疑难问题,快速发现活性高、成药性好且结构新颖的候选分子。
截至目前,星药科技正在和国内外药企以及研究机构合作推进多个药物研发管线,覆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自体免疫类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不同疾病领域,作用机制包括抑制剂和激动剂等不同类别。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则是国内第一支省市级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基金经上海市政府批准同意,由上海国盛集团、临港集团联合发起设立,市区两级政府财力、大型国有产业集团、以及金融机构等社会资本共同支持的市级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注册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 临港新片区

临港新片区


传统的新药研发模式下,每一款新药上市动辄需数十年,且耗费数十亿美元,且90%以上的新药都没能走到终点。周期长、成本高、成功率低是新药研发行业的普遍难题。近几十年来,许多创新者在探索新的药物发现技术,人工智能自动化、规模化和可解释的优势让它成为极具潜力的药物设计新思路。
2年前成立的星药科技即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的前沿算法,结合计算化学、药物化学和生物学的工具及经验,建立了从药物靶点发现到候选化合物生成和筛选、化合物结构优化,再到成药性及毒性预测以及专利分析的一系列临床前药物发现模型,将使用传统方法原本需要4-7年的临床前药物研发阶段的时间缩短到12个月甚至更短。
公司举例介绍称,在单纯使用传统计算化学方法很难有良好表现的某自体免疫靶点激动剂设计项目中,星药科技使用自研的药物发现平台PyxirTM进行了全新的设计,经过人工智能、计算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学仔细筛选,结合可合成性筛查,在一个月内筛选出了AI设计的三个具有全新骨架的高活性化合物。经过合成、检测及多轮体外实验验证后,其中一个候选分子已进入体内毒理学评价阶段。
星药科技认为,仅有一个月时间完成上述筛选,结果也证明了公司的药物发现平台PyxirTM能够兼顾各项指标之间的平衡,高效、准确地找到具有高度选择性和特异性的目标分子。
当然,从临床前初步验证有效到进入临床阶段,由人工智能技术设计的药物还有待进一步迭代和优化,但是能够大幅缩短早期药物发现的周期,极大提高对有效分子的命中率,对于药物发现领域已经是一次飞跃式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星药科技在人工智能赋能药物研发领域所做的工作开辟了药物发现的新路径,其技术实力也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认可。目前,星药科技已经和国内外的多家跨国药企、上市药企、生物科技公司以及科研机构达成了合作。
对于此次融资,星药科技创始人兼CEO李成涛博士表示,星药的愿景是“让患者远离病痛,让新药触手可及”,“新药发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却也是一个创造价值、驱动创新、惠及全球患者的过程。星药通过人工智能、计算化学、药物化学和生物学的四位一体,为新药的发现找到了一条新路径,能够更快地在化合物宇宙中寻找治愈人类疾病的闪亮星光,并通过数据、算法和算力提高药物研发效率和成功率,最终降低药物研发成本。”
李成涛提到,目前,星药科技已经完成了平台的开发和建设,并持续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更多应用。目前,公司正在自主研发或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十数个创新药物研发管线,并在体外、体内实验环节不断取得良好效果。“在未来,星药将不断探索技术前沿,成为引领生物医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全球化科技企业。”(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热门手游下载
下载排行榜